解惑

在他報看到胡菊人先生的大文 – (人生之錨)。文章內容頗具說教味,胡先生說:「讀到太多令人哀歎和苦痛的自殘殘人的新聞,更增加了人生應有舵和錨的信念。至於甚麼舵和錨,如果要由我說出來,真變成「牧師」了,會為良朋所笑。」

好一句「會為良朋所笑」,以胡先生平素的特立獨行,竟也陷於流俗的忌諱。怪不得說:「風氣移人,賢者難免」。

其實,以胡先生的學問、品格和人生閱歷,是應該多所說教的,今日社會雖由於科技的發達與資訊設備齊全,人們可從多姿多采的傳媒中認識各式各樣的事物。可惜,這些知識多駁雜不純,是非莫辨。雖是日新月異,亦徒然令年輕人在眼花繚亂的世界迷失了航行的方向。我們縱目人海,有多少拔乎流俗、志行高潔的靈魂?有多少百折不回敢於挑戰艱難的勇者?更有多少擇善固執、勇於維護真理的鬥士?

或者有人說:「這個時代我們再不能要求這些了!」雖如是,但我們總不能忘記我們不竟是「人」;我們總不能視自私、貪婪、極度巧利主義和卑鄙齷齪為人類行為應有的表現。人之所以為人,最基本的要求應該是明是非,別善惡,本維護公義之心行利己利人之事,然後社會始得安定,世界始能和平。

今日青年,他們熱衷的是追逐名牌;喜愛的是淺薄無聊的電影、電視;他們所憧憬的是高薪厚俸,但又不願腳踏實地,努力苦幹,只冀用機巧欺詐僥倖地使之實現。

至於不幸的一群,出身寒微或生活於所謂問題家庭者,每多自暴自棄,怨天尤人。很少能在逆境中挺身而起,勇敢地面對命運的挑戰。長此下去,我們能不為人類的前途而擔憂嗎?年青人所以有此令人歎息的表現,主要是在物質的慾海中迷失了方向。假如我們要為他們撥開雲霧,重覓光明的前路,首先必須為他們解除心中的迷惑。韓愈說:「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」我們只有認清年輕人心中確然有「惑」,然後始能肯定有為他們解惑的責任。

原載星島日報教育廣場版翰墨軒
一九九三年十月三十日

 

Share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